您是指电影《曼哈姆行动》(Mannheim Telegram)吗?
这部电影的剧情介绍如下:
背景设定: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1945年4月。盟军正逼近德国,纳粹德国面临崩溃。在苏联红军逼近东线的同时,盟军也计划在西线发动关键性的进攻(即后来的“易北河战役”或“伯尔尼行动”)。
核心事件:
为了在盟军发动进攻时,瘫痪德国在法国北部的重要工业基地——萨尔州(Saarland)的防空系统,盟军策划了一个大胆的欺骗计划。该计划的关键在于向德国发送一条虚假的加密电报(即“曼哈姆电文”),诱使德国将他们的防空资源(高射炮、战斗机)调往曼哈姆(Mannheim)地区,而不是真正的进攻目标。
主要人物与行动:
1. “牧师”上校(Colonel "Padre" Reilly): 一位经验丰富但有些特立独行的美国军官,被任命领导这个欺骗行动。他使用了他过去在密码破译方面的经验。
2. “幽灵”中尉(Lieutenant "Ghost" McWhirter): 一位才华横溢但行事不拘一格的美国密码破译员,是“牧师”上校的得力助手,负责破解和发送假电报。
3. 其他角色: 包括负责协调盟军内部行动的官员,以及负责在德国境内传递假情报的人员。
剧情发展:
电影详细描绘了“牧师”上校和“幽灵”中尉如何精心策划、设计并实施这个复杂的欺骗计划。他们需要:
创造出看似真实的加密电报格式和内容。
确保电报被德国的密码破译部门(艾希曼领导的B-Dienst)截获。
让德国相信电报的真实性,并据此调兵遣将。
“幽灵”中尉在破译和发送电报的过程中屡屡犯错,差点暴露整个计划,但最终凭借其才智和运气,以及“牧师”上校的保护,将计划成功推进。
高潮与结局:
假电报成功发送,德国果然上当,将大量宝贵的防空力量调往曼哈姆地区。这一行动极大地帮助了盟军在易北河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功切断了德国的工业命脉,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垮台。
电影《曼哈姆行动》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基于信息战和密码破译的二战欺骗计划,强调了情报在现代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相关人员的智慧、勇气和承担的风险。
希望这个剧情介绍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