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秋京剧名段剧情介绍

张君秋先生是京剧旦行(特别是青衣、花衫行当)的泰斗级人物,被誉为“张派”创始人。他的名段众多,各具特色,大多改编自传统剧目或创作剧目,以其独特的“张派”唱腔、细腻的表演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闻名。

以下为您介绍几段张君秋先生的代表性名段及其剧情简介:

  1. 《玉堂春·女起解》

    • 剧情简介: 这出戏改编自《三侠五义》中的故事。说的是书生王金龙为访友路遇丫鬟苏三(名玉堂春),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后王金龙盘缠用尽,苏三资助他上京赶考。王金龙高中状元,却抛下苏三另娶高官之女。苏三上京告状,却被王金龙买通官府,被打入死牢。后来苏三被判处“女起解”,即由女犯人押解赴刑场。此段《女起解》正是描写苏三在起解途中,回顾往事,感叹命运多舛,内心充满悲愤、绝望但又含蓄忍情的复杂情感。张君秋先生在此剧中发展了青衣的唱腔,将女性的哀怨和刚烈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 张派特色: 张君秋先生将西皮的唱腔运用得极为纯熟,高亢而不失婉转,流畅中见韧性,将苏三的悲怨和内心的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2. 《贵妃醉酒》

    • 剧情简介: 这出戏根据历史故事“杨贵妃醉酒”改编。描写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在玄宗寿宴上,杨贵妃被玄宗冷落,心中失落。她独自来到百花亭,命宫女们摆上酒菜,借酒消愁。她一边饮酒,一边对着花园中的花、鸟、鱼、蝶倾诉内心的寂寞和哀怨,希望它们能理解自己的心事。最终,在万般愁绪中,她带着一丝醉意和无奈,走向内殿。
    • 张派特色: 这是张君秋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他吸收了梅派的雍容华贵,但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了“张派”的韵味。唱腔婉转流畅,韵味醇厚,表演细腻传神,将杨贵妃那种娇媚、慵懒、幽怨、自怜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三醉”的唱段,被誉为京剧花衫唱腔的典范。
  3. 《望江亭》·“酒楼”

    • 剧情简介: 此剧取材于元代关汉卿杂剧《望江亭》。说的是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帐卖酒。书生白士林赴京赶考路过此地,与谭记儿相遇并相爱。后来白士林高中,却得知谭记儿已被权贵杨衡州强占。中秋佳节,白士林扮作渔翁,在望江亭重遇谭记儿,二人智斗杨衡州,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此段“酒楼”正是描写中秋前夜,谭记儿在望江亭设酒,等待情人白士林到来的情景。她一边忙碌,一边回忆与白士林的甜蜜过往,心中充满期盼与忧虑。
    • 张派特色: 此剧是张君秋先生“花衫”的代表作。他在此剧中展现了花衫行当的唱、念、做、打的综合能力。“酒楼”一折重在唱功和表演,张君秋先生的唱腔清脆圆润,韵味十足,表演生动传神,将谭记儿聪明、机智、温柔、略带娇憨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4. 《红梅阁》·“雪夜”

    • 剧情简介: 此剧是根据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改编的京剧剧目。描写的是才女秦雪梅在未婚夫林冲(一说为林继先)上京赶考后,独守空闺。一日,她偶遇落魄书生韩琦美,两人一见钟情。秦雪梅不顾父亲反对,将珍藏多年的家传宝物“红梅亭”赠予韩琦美作路费,助他上京应试。后来韩琦美高中状元,却与权臣之女结婚,忘记了秦雪梅。秦雪梅在雪夜中思念韩琦美,感叹命运无常,最终含恨而终。此段“雪夜”正是描写秦雪梅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独守空房,回忆赠宝、相思之情,最终悲愤欲绝的场景。
    • 张派特色: “红梅阁”是张君秋先生根据传统剧目《秦雪梅》整理、加工而成的优秀剧目,也是“张派”花衫的代表作。“雪夜”一折是全剧的高潮,张君秋先生运用了西皮导板、原板等多种唱腔,情感层层递进,从思念到失望,再到悲愤,将秦雪梅的忠贞、痴情和最终的绝望表现得极为感人。他的唱腔高亢激越,充满悲剧色彩。
  5. 《武家坡》

    • 剧情简介: 这是《薛平贵别窑招亲》连台本戏中的一折。说的是西凉国王子薛平贵在逃难途中,被王允用计招为驸马。王允逼薛平贵在金殿上与王宝钏对诗招亲。薛平贵故意答错诗句,被贬为兵。多年后,薛平贵在扫雪途中偶然发现了冻饿多日的王宝钏,两人相认。此段“武家坡”正是描写薛平贵在武家坡雪地中,饥寒交迫,回忆与王宝钏的往事,并等待宝钏前来相救的情景。
    • 张派特色: 虽然此剧常被归为老生戏,但张君秋先生也常演此剧,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表演将薛平贵的落魄、饥寒、绝望以及内心深处对王宝钏的思念和等待表现得非常深刻。唱腔苍凉悲愤,韵味醇厚,是张君秋先生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只是张君秋先生众多名段中的一部分,他的艺术成就远不止于此。他创立的“张派”对后世京剧旦角乃至整个京剧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他的名段,不仅是学习唱腔和表演技巧,更是学习他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