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五十集剧情介绍

这里是《三国演义》五十集电视剧的剧情介绍概要,按主要阶段划分:

第一集:桃园结义

  • 介绍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背景,天下大乱。
  • 涿郡太守刘焉招募义兵,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于张飞庄后桃园结为异姓兄弟,誓言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第二至五集:初露锋芒与诸侯并起

  • 刘备、关羽、张飞斩杀黄巾将领程远志,收服重要谋士徐庶(徐元直)。
  • 三兄弟投靠幽州太守公孙瓒,后又因意见不合及公孙瓒未能重用,暂别。
  • 刘备辗转于涿郡,结识赵云(子龙),并与孙乾(孙公祐)相遇。
  • 了解到北海相孔融被曹操围攻,三兄弟前往救援,斩杀曹操手下于禁、李典等,名声大振。
  • 曹操率军前来报复,刘备不敌,幸得关羽在万军中斩杀庞德,吓退曹操,刘备因此被曹操称为“当世英雄”。

第六至九集:曹操招安与徐州之乱

  • 曹操再次招安刘备,但刘备心向汉室,未久便离开。
  • 徐州牧陶谦病重,临终前将徐州托付给刘备。
  • 曹操趁机进攻徐州,刘备不敌,陶谦亲自出马也败退。
  • 陈登献计,让关羽在城外诈败,诱敌深入,然后关闭城门,大败曹军。
  • 陶谦去世后,陈登等人再次请刘备入主徐州。

第十至十五集:吕布之乱与白门楼

  • 曹操再次进攻徐州,刘备再次战败。
  • 刘备投靠曹操,被封为“左将军”,但与曹操矛盾渐生。
  • 曹操击败袁术,刘备趁机夺取徐州。
  • 关羽斩杀袁术部将车胄,曹操派张辽、李典等进攻徐州。
  • 刘备请吕布出兵相助。吕布与陈登不和,对刘备也渐生猜忌。
  • 陈登设计离间吕布与曹操的关系,吕布最终背叛刘备,偷袭并占领徐州。
  • 刘备投奔曹操,曹操表面欢迎,实则将其软禁。
  • 关羽得知刘备下落,不顾曹操劝阻,在华容道立下“过五关斩六将”的壮志,千里寻兄。
  • 吕布欲自立为帝,曹操决定发兵征讨。
  • 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趁乱在长安作乱,曹操被迫离开洛阳,先派荀彧等人迎汉献帝到许都。
  • 吕布被曹操击败,逃至下邳。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曹操逃回许都。

第十六至二十集:兖州初定与煮酒论英雄

  • 曹操回师,击败李傕、郭汜,稳定许都局势。
  • 曹操进攻吕布,围攻下邳。
  • 陈宫、谋士张辽辅佐吕布,但难挡曹军。
  • 关羽在华容道再次放走曹操(此为演义虚构情节,正史中曹操并未被关羽放过)。
  • 下邳被围,吕布被擒,张辽被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此为演义情节,正史中张辽未随吕布被擒)。
  • 吕布被曹操缢死。
  • 曹操收编吕布部将,势力大增。
  •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于白马,诛文丑于延津,此为演义情节,正史中斩颜良者或为张辽)。
  •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失色,险些被识破。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集:孔明出山与三顾茅庐

  • 刘备在曹操、袁绍、刘表等势力的挤压下,势力弱小。
  • 徐庶、石韬、伊籍等人离开刘备。
  • 刘备辗转至新野,请诸葛亮(孔明)出山辅佐。
  • 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为其献上“隆中对”战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天下可定也。

第二十六至三十集:赤壁鏖兵与火烧连营

  •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企图先灭刘备,再图孙权,统一全国。
  • 孙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
  • 周瑜设计,利用黄盖诈降,火烧曹操战船,大败曹军于赤壁。
  •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孙权巩固江东,刘备则趁机夺取荆州数郡。
  • 曹操派夏侯惇、张辽等进攻合肥,被张飞、赵云等人击败。
  • 孙权欲取荆州,周瑜设计假意攻打合肥,引诱刘备。诸葛亮识破其计,刘备假装败退,将计就计,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盘。
  • 孙权大怒,派兵攻打荆州。诸葛亮施计,令关羽袭取襄阳,水淹七军,俘虏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
  • 曹操被迫派使者与孙权议和,孙权停止攻吴。

第三十一至三十五集:夷陵之战与南征北战

  • 关羽威震华夏,但性格高傲,轻视东吴。孙权想取回荆州,又想杀关羽以绝后患。
  • 孙权设计,将关羽之妹(演义虚构人物)嫁给关羽,骗其到江东祝贺。关羽识破骗局,返回荆州。
  • 孙权命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擒,不屈遇害(此为演义情节,正史中关羽败走麦城被俘后遇害)。
  •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悲痛欲绝,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劝阻,率军东征伐吴,为关羽报仇。
  • 孙权派陆逊抵抗,陆逊初出茅庐,采取“火烧连营七百里”的策略,大败刘备于夷陵。
  • 刘备败退白帝城,病重。
  • 诸葛亮为辅佐后主刘禅,亲率大军南征,平定南蛮孟获叛乱,七擒七纵,最终使其归顺。

第三十六至四十集:诸葛亮北伐与空城计

  • 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 诸葛亮辅佐刘禅,励精图治,准备北伐曹魏。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兵祁山,与司马懿对峙。粮草不济,无功而返。
  •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依然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撤军途中病倒。
  •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再次出兵祁山,病重,于五丈原军中去世。
  •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去世,感叹“天下奇才,今已亡矣!”
  • 诸葛亮死后,杨仪、魏延争权,杨仪设计,挥泪斩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处死马谡),平定军心,率军安全撤回蜀中。
  • 司马懿乘诸葛亮新丧,率军进攻,被诸葛亮设下的“空城计”吓退。

第四十一至四十五集:姜维继志与钟会伐蜀

  •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执政,蜀汉国力逐渐衰弱。
  • 蜀汉年轻将领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多次北伐曹魏,但均因国力不济、粮草不足而失败。
  • 曹魏内部发生高平陵之变,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懿独揽大权。
  • 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昭掌权,加紧篡魏步伐。
  • 司马昭派大将钟会、邓艾率军伐蜀,意图一举灭蜀。
  • 姜维得知消息,坚守成都,但邓艾奇袭阴平,绕过蜀军防线,直逼成都。
  • 刘禅听信宦官黄皓谗言,不战而降。

第四十六至五十集:蜀汉灭亡与英雄落幕

  • 姜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人率军抵抗,诸葛瞻战死,姜维突围失败,自刎殉国。
  • 蜀汉灭亡,刘禅被迁往洛阳,后出宫为僧。
  • 钟会与邓艾因争权,最终邓艾被钟会设计杀害。
  • 司马昭最终掌控魏国大权,为司马炎代魏立晋奠定基础。
  •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线到此结束,展现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及众多英雄人物的成败兴衰。片尾通常会留下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精神的赞颂。

总结:
《三国演义》五十集电视剧生动地描绘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了权谋斗争、战争场面、忠诚与背叛、理想与现实等复杂主题,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