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剧情介绍大结局

这是《红高粱》剧情介绍以及两个主要结局的概述。

《红高粱》剧情介绍

《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通常指1990年由张艺谋执导的这部电影,它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的山东高密东北乡。

  • 开端: 年轻的农家姑娘九儿(由巩俐饰演)被狠心的爹爹嫁给了一个远房的小伙子。婚礼当天,九儿在去婆家的路上遇到了土匪头子余占鳌(由姜文饰演)。余占鳌强好了九儿,但九儿并没有表现出恐惧,反而与余占鳌发生了关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反而点燃了九儿生命中的火焰。
  • 建立“红高粱”酒坊: 九儿怀上了余占鳌的孩子。她逃婚回到娘家,并在爹爹坟前烧掉了象征包办婚姻的“童养媳”头巾,决心与命运抗争。她与余占鳌相遇,两人被彼此的勇猛和原始的生命力所吸引,最终结合。他们在高密东北乡开了一家“红高粱”酒坊,象征着生命的繁衍和原始的激情。
  • 抗日斗争: 日本侵略者入侵山东。余占鳌起初只想保住自己的酒坊和地盘,甚至有过通敌的想法。但在九儿和当地抗日力量的影响下,尤其是在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和与抗日英雄戴凤莲(由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电影版中此角色戏份较少,但影响九儿)的对比后,余占鳌逐渐转变,从一个土匪头子成长为一个抗日英雄。他带领乡民们抵抗日军,成为了高密东北乡抗日武装的领袖。
  • 牺牲与传承: 在一次激烈的抗日战斗中,余占鳌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壮烈牺牲。而九儿则继续带领着“红高粱”队伍(由妇女和儿童组成)坚持抗日,她身上充满了不屈的生命力和对革命的贡献。故事最终以九儿和她的队伍在高粱地里继续战斗,高粱花迎风飘扬的意象结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革命的希望。

主要结局

《红高粱》电影(1990版)并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或“坏”的结局,而是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传承,是比较开放和悲壮的。

  1. 余占鳌牺牲,九儿带领队伍继续战斗: 这是电影的主要结局。在抗日战争中,作为主要男性英雄的余占鳌英勇牺牲。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在悲伤中,而是聚焦于九儿。她没有被丈夫的死亡击垮,而是继承了余占鳌的意志和力量,继续领导着队伍在高粱地里进行抗日斗争。最后镜头定格在燃烧的高粱地里,九儿和她的队伍依然在战斗,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这是一种悲壮的传承

  2. 小说原著结局(与电影结局不同): 莫言的原著小说结局更为直接和残酷。在日军的围剿中,九儿最终也牺牲了,但她的儿子黑高粱(余占鳌和九儿的儿子)活了下来。小说的结尾写道:“九儿死得很惨,她被日本兵用刺刀挑死了。她死的时候,脸朝上,眼睛望着高粱地,嘴角挂着一丝甜美的微笑。黑高粱就在她身边,他看着娘死,他长大了。” 这个结局更强调个体生命的陨落,但通过“黑高粱”的存活,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抗争精神的代代相传。电影版为了留有余韵和希望,没有直接让九儿牺牲。

总结来说:

《红高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反抗、生命和死亡的传奇故事。它以九儿和余占鳌的悲壮爱情为线索,展现了普通人在日寇侵略下的不屈斗争。电影结局(1990版)着重于九儿在丈夫牺牲后,继续领导抗日队伍,象征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而原著结局则更为残酷,九儿最终也牺牲,但留下了她的儿子。两者都强调了生命的顽强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