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的剧情主要围绕关羽败走麦城这一核心事件展开,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扼腕。
回目: 张翼德大战长坂桥,赵子龙单骑救主
(注意:这里的回目信息有误,第七十八回的回目是《败走麦城》,并非《张翼德大战长坂桥,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战长坂桥,赵子龙单骑救主》是第四十二回的内容。)
第七十八回《败走麦城》剧情介绍:
-
曹军围困,进退维谷: 自关羽败退麦城后,与关平退守麦城,但城内兵少粮尽。此时,东吴的吕蒙已率大军偷袭荆州,擒杀关羽之兄关平,夺取了荆州大部。前有东吴大军围困,后有曹魏(魏主曹丕命大将军曹仁、夏侯惇、徐晃等领兵三十万,围住麦城)大军逼迫,关羽和关平陷入绝境,进退两难。
-
突围无望,被迫出城: 关羽试图突围,但城外曹军防守严密,难以突破。眼见城内军民日渐困苦,关羽无奈之下,决定率领少量亲兵(原文说十数骑)趁夜色突围,投奔西蜀的巴西太守张飞。
-
麦城失陷,关羽被围: 就在关羽率众准备出城时,东吴的潘璋、马忠两路兵马赶到,将麦城团团围住。关羽奋力突围,但寡不敌众,在城外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擒获。关平则在校场中奋战,最终也力竭被斩杀。
-
兄弟殒命,孙权处置: 马忠将关羽、关平押送至东吴都督吕蒙处。吕蒙敬重关羽的威名,想要优待他。但此时东吴的统治者孙权,出于政治和私人恩怨(前曾送关羽美女,被拒,孙权怀恨),以及担心关羽的威名威胁到东吴的地位,下令将关羽和关平斩首。
-
英雄落幕,结局悲壮: 关羽被斩于临沮(一说云长坪)。他的首级被孙权送给曹魏,曹丕以王侯之礼厚葬于当阳。关羽父子(关平)的悲剧性结局,标志着蜀汉失去了一员“万人敌”的支柱,也为后世的悲剧英雄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结: 第七十八回完整地叙述了关羽从兵败麦城、突围被围,到兄弟双双殒命、身首异处的全过程。这一情节是《三国演义》中极为悲壮和令人痛惜的篇章,展现了关羽虽勇猛无敌,但在政治和智谋上的局限性,以及命运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