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双玉镯剧情介绍

为您介绍扬剧经典剧目《双玉镯》的剧情概要:

《双玉镯》 是扬剧(有时也被归类为淮剧,但扬剧演出版本更广为人知)中最负盛名、流传最广的传统剧目之一,属于“三拉一”或“三推一”的连台本戏类型,通常有上下集(或更多集数,根据演出时长)。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围绕两位女性和两只玉镯展开。

  1. 主要人物:

    • 金玉奴 (Jin Yunnu): 原是富家小姐,因家道中落,被卖入勾栏(妓院),但内心纯洁,向往从良。
    • 莫愁 (Mo Chou): 与金玉奴一同被卖入勾栏的姐妹,性格泼辣,心机较深。
    • 潘必正 (Pan Bize): 家道中落的落魄书生,饱读诗书,但生活潦倒。
  2. 开端:

    • 金玉奴和莫愁被卖到杭州的“忠义堂”妓院。金玉奴虽身处逆境,仍保持善良本性,常以刺绣自娱。
    • 书生潘必正路过杭州,因生活无着,暂住进忠义堂附近。他常去妓院听曲,被金玉奴的才情和品德所吸引,两人渐生情愫。
    • 同时,潘必正的岳父(或岳父的亲戚,剧中常设定为潘的恩师或与其有交情的官员)来杭州办事,带来两只珍贵的玉镯,托忠义堂的老鸨暂时保管。
  3. 冲突与波折:

    • 莫愁见潘必正一表人才,又得知他是潘家之后,便心生歹念,设计想将潘必正留在妓院,甚至想方设法要得到那两只玉镯,以作为自己从良的资本。
    • 她利用潘必正的善良和书生气,骗取他的信任,并趁他不备,盗走了玉镯。
    • 金玉奴发现玉镯不见,心中焦急,主动找到潘必正,并坦白了自己的身世和心意,希望能与他结合。
    • 潘必正也决心要摆脱困境,与金玉奴在一起。他向岳父(或其代表)表明心意,并请求将玉镯作为聘礼。
  4. 高潮与结局:

    • 莫愁见盗取玉镯的计划失败,又害怕自己无法从良,于是设计陷害金玉奴,诬陷她与其他客人有染,或偷盗了他人的财物。
    • 金玉奴百口莫辩,面临被逐出妓院的命运。此时,一直暗恋金玉奴的富家公子周世昌出现,他已被金玉奴的美貌和品德吸引,并得到了莫愁的“暗示”(或主动献上玉镯作为“物证”),试图强娶金玉奴。
    • 在这危急关头,潘必正赶到。他拿出自己之前偷偷仿制的玉镯(或通过其他方式证明),证明了金玉奴的清白,并揭露了莫愁的阴谋。
    • 岳父(或其代表)查明真相,斥责了莫愁和周世昌,最终同意将金玉奴嫁给潘必正,并将真正的玉镯作为聘礼。
    • 金玉奴和潘必正有情人终成眷属,莫愁则自食其果,受到惩罚。两只玉镯最终物归原主,也象征着有情人通过考验获得了幸福。

主题与意义:

  • 纯真与善良: 剧中歌颂了金玉奴在逆境中保持的纯洁品质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 反抗与追求: 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压迫下,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抗争。
  • 善恶有报: 莫愁的阴谋最终失败,而善良正直的人获得了好报,体现了传统戏曲的道德评判。
  • 才子佳人的传统叙事: 《双玉镯》也是典型的才子潘必正与佳人金玉奴结合的故事,符合传统观众的审美情趣。

艺术特色:

《双玉镯》以其优美的唱腔(扬剧特色曲调)、生动的表演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而著称。尤其是金玉奴的唱段,如“哭灵牌”、“赠玉镯”等,情感真挚,唱腔婉转,是扬剧中的经典之作。剧中“盘夫”(莫愁假装盘问潘必正)等场面也极具戏剧张力。

《双玉镯》是一部集爱情、伦理、社会批判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戏曲作品,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