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的标题是 “宴长江曹操会诸将 赴南郡刘备遭大败”。
这一回主要讲述了曹操在长江边会聚诸将,并计划南征孙权,以及刘备在南郡遭遇重大挫败的故事。
剧情概要:
-
曹操会诸将,决意南征:
- 曹操率大军南下,抵达长江边。他对诸将进行训话,指出孙权虽然占据江东,但人心未稳,内部存在矛盾(如张昭、顾雍等与周瑜、鲁肃等不和)。
- 曹操自信能够轻易渡江,击败孙权,并扬言要“扫清江东”,让孙权“拱手称臣”。
- 他犒赏三军,并在长江边设宴,与诸将饮酒叙谈,展现了其志得意满和强大的军事实力。
-
周瑜定计,火烧连营:
- 孙权得知曹操大军南下,非常忧虑,与诸将商议对策。
- 周瑜挺身而出,分析利弊,认为曹操虽众,但远来疲敝,且不服南方水土,士兵多有疾病(“疫气”)。江东虽小,但地形熟悉,军民一心,可以利用火攻大败曹军。
- 周瑜的计策得到了孙权、鲁肃的全力支持。鲁肃还推荐了向导黄盖,并献上了“苦肉计”和“连环计”。
- 苦肉计: 周瑜为了让黄盖心甘情愿地去诈降,假装生气,打了黄盖一顿,并要处死他,黄盖假装屈服,使曹操相信。
- 连环计: 黄盖向曹操建议将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便于行军和作战,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被火攻的风险。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却不知中计。
-
黄盖诈降,火烧赤壁:
- 黄盖按照周瑜的计策,写好了诈降书,备好了装满引火物的船只(“干柴、芦苇、油脂”等),外面用帷幕遮盖,插上旗幟。
- 起风之日,黄盖率领十艘装满引火物的船,假装投降,驶向曹操的水寨。
- 当船只靠近曹军水寨时,黄盖下令点燃船只。当时正好刮起了猛烈的东南风,火借风势,烧起来的火借风势迅速蔓延。
- 曹军的水寨连成一片(因为用了连环计),加上都是易燃物,火势一发不可收拾,烧毁了无数战船,死伤无数士兵。曹军大乱,死伤惨重。
-
刘备偷袭,占据南郡:
- 与此同时,诸葛亮采纳了庞统的“连环计”(与黄盖的计策异曲同工,都是让战船相连),也帮助刘备军成功利用火攻,击败了曹仁驻守的南郡(江陵)和公安的曹军。
- 曹仁败退,坚守南郡。刘备趁机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实力大增。
总结:
这一回是《三国演义》中极为关键的一回,直接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的结果。曹操的骄傲自大和战略失误(轻敌、用连环计)与周瑜的足智多谋、黄盖的忠勇献身以及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完美结合,共同演绎了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刘备方面也借此机会夺取了重要的战略要地南郡,奠定了日后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