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传说之下》(Undertale)这款游戏的剧情。需要说明的是,《传说之下》的剧情非常出色,充满了选择和不同的结局,因此很难用单一的介绍涵盖所有内容。不过,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核心剧情的概述,并提及一些关键点。
核心剧情概述:
- 开端: 故事的主角(玩家可以命名)在一片黑暗的森林里醒来,发现自己被两个神秘的小动物——杰洛特(Jellal)和阿兰(Aran)——追赶。主角试图逃跑,意外坠入一个名为“地下世界”(The Underground)的巨大洞穴中。
- 抵达地下世界: 主角在洞穴底部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充满奇特生物和奇幻氛围的世界。这里被称为地下世界,是一个与地上世界隔绝的地方。主角了解到,自己似乎是被一个强大的地下生物——蒙德(Mundus)——召唤而来。
- 蒙德的试炼: 蒙德希望主角能帮助他完成一项任务:寻找传说中的“愿望之石(Stone of Wishes)”,这块石头拥有实现任何愿望的力量。蒙德需要它来摧毁地面上的“太阳(Sun)”,因为他憎恨阳光,并认为地上世界是邪恶的。蒙德将主角交给他的仆人——流言(Word of Mouth)——来照顾,并承诺事成之后给予主角巨大的财富和荣耀。
- 流言的指引: 流言将主角带到“地下世界之都”——蒙德镇(Snowdin)。在这里,主角将开始与蒙德镇上各式各样独特的居民相遇,包括善良的罗德岛(Ralsei)王子、神秘的阿贝多(Alphys)、强大的剑士帕帕(Papyrus)、以及务实的Undyne the Undying(简称Undyne)等。主角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蒙德镇,收集关于愿望之石的信息。
- 探索与选择: 在探索蒙德镇的过程中,主角会遇到各种事件和需要做出选择的关键节点。这些选择——主要是关于如何对待遇到的敌人(是战斗还是逃跑/同情)——将深刻影响后续的剧情走向和人际关系。
- 真相揭露: 随着剧情发展,主角逐渐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太阳本身并非邪恶,而是地下世界居民赖以生存的唯一光源和生命之源。蒙德想要摧毁太阳的原因,是因为太阳的光芒让他永恒地承受着非人的形态(他原本是人类,但被诅咒/变成了怪物)。他还发现,召唤主角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主角成为摧毁太阳的“人质”或“工具”。
- 最终决战: 在揭示了蒙德的阴谋和痛苦之后,主角必须决定如何应对。最终,主角(通常)会与蒙德发生决战。根据主角之前的选择和好感度,这场决战的结局会有很大不同:
- 屠杀路线(Genocide Route): 如果主角选择了持续战斗并杀死遇到的几乎所有敌人,最终会与蒙德及其强大的仆从“恐惧”(Fear)和“愤怒”(Anger)战斗,并成功摧毁太阳。但这会导致地下世界陷入永恒的黑暗和毁灭。
- 和平/ Neutral 路线( Pacifist / Neutral Route): 如果主角主要选择同情、逃跑或治疗敌人,避免大规模杀戮,最终会与蒙德对决。根据主角与关键角色(如Ralsei, Undyne, Alphys)的好感度,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局:
- 和平结局(True Pacifist): 如果主角成功说服蒙德放弃毁灭太阳的计划,并与他、Ralsei、Undyne、Flowey(最终Boss)等地下世界的居民和解,共同守护太阳,世界得以存续。这通常需要主角在关键时刻做出非常困难的、充满善意的选择。
- 中立结局(Neutral): 如果主角避免了最极端的选择,但没有完全赢得所有人的信任或阻止蒙德的毁灭计划(或未能阻止),可能会出现蒙德毁灭太阳,但地下世界居民设法在残余的光芒中幸存,世界变得黑暗但并未完全毁灭的结局。或者主角与蒙德达成某种妥协,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关键要素总结:
- 非传统战斗系统: 玩家可以选择战斗、逃跑,甚至用“同情”或“治疗”技能让敌人变弱或成为朋友。
- 道德选择与后果: 主角的选择直接影响剧情、角色关系和最终结局,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 丰富的角色: 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背景、个性和故事线。
- 深刻的主题: 游戏探讨了善意、恶意、同情、牺牲、社会结构、仇恨循环、生命与死亡等深刻主题。
- 多结局设计: 提供了屠杀、和平、中立等多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让玩家体验不同的故事走向。
《传说之下》是一款以其独特性、深刻的情感内核、复杂的剧情和引人入胜的角色而闻名的游戏。它的魅力在于让玩家通过自己的选择,参与到这个奇幻世界的故事中,并体验到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后果和意义。
 
    					 
    					 
    					